close

多數人在使用浪頭上的語詞時,會用當動詞。例如:GOGGLE一下,會看到:「柯瑞注定站在浪頭上的男人站在浪頭上的先鋒林宏杰而我,用的卻是,為什麼?

 

十五年來,人文國中小做了不少和浪頭上有關的事。例如:不單一使用審訂的教科書;以主題統整來貫穿整個學期的課程;教室沒有隔間;用家族的概念來命名班級;採取混合年齡的家族及班群的教學模組;長達兩三個月的國內外行動學習以及著重深度家庭早期育兒過程的理解與性格調育工作等等。這些工作的成效與貢獻,除了現場老師及參與的家長能具體的分辨並實質感受外,一般社會大眾能看到的,也就是浪頭。而我選擇」當動詞是知道人文國中小的團隊,小心翼翼地想把這些走在前端的工作做好,但挑戰依然如影隨形,真的會安全些!

 

商業周刊今年517日出刊1540期中比哈佛更難進的大學,把學生野放全球7文章提到:這家實驗性的學習機構,至少有兩大特點獨樹一格:比哈佛還要國際化。二不教Google搜得到的常識。回顧人文國中小在人文展賦教育基金會的規畫下,結合基金會創設的人文無學籍行動高中」。從2009年開始所推出的國內外行動學習遍及本島、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東南亞、美國、紐西蘭、北歐等等,其規模雖然不能與美國這所密涅瓦學校(Minerva Schools相比,但我們也看到孩子們經歷過這樣課程後的成長,是很值得肯定的。而若就全台灣的國高中學校來看,除了少數私立學校外,以一般性的經費預算來支應這種國際化的行動學習,人文展賦基金會所推出的行動課程模組,應該和這所學校很像,站在浪頭上。

 

Minerva School的第二特色:不教Google搜得到的常識。這個論點和早期台大黃武雄教授在其所著的學校在窗外」一書,分析「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的觀點也很類似。黃教授認為:「套裝知識通常無助於催化學習者的知性成熟,相反的,對於人的創造力會加以壓抑。不過它卻有助於學習者在短短十數年之間,窺知人類文明知識的粗略架構,尤其方便於把人訓練成專業知識的操作者。所以他接著說:「九世紀之後,近代國家逐漸形成,推行國民教育迫在眉睫,標準化的套裝知識便在凝結國家意識與發展國力的強大需求下,進駐各級學校,變成知識的唯一內容。」。現在台灣的「九年國教」就是這種產品,而且對台灣過去的經濟繁榮也確實有很大的貢獻。只是,當科技進展神速,幾乎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型態,「套裝知識」對每個人,可說是「滑手可得」時,學校教育還要孩子們的青春大量花在那上面時,您不覺得會很怒嗎?

 

人文國中小在十五年前,為了平穩地改變家長對於「套裝知識」的期待,逐步調整課程結構,從以學科能力檢定替代原有公校的月考,到課程少用坊間現成教科書多用主題統整及自編教材取代,接著停辦能力檢定以定期不定期之學習多元成果發表來檢驗學習成效,及至現今更以「學習經驗分享會」的形式,再一次界定學習的主題就是經驗知識的成長。顯然,持續留在人文國中小的家長們,都能理解為何Minerva School不教Google搜得到的常識。而也相信,人文展賦教育基金會帶著學校朝向這種境界前進時,已作了相當的準備。而這就是浪頭

 

六七年前在面對法院訴訟案件的期間,我缼乏足夠的勇氣在大眾面前出現,卻似乎因禍得福,讓我得以擁有更多私人時間持續鑽研究腦科學對於人類發展的影響。幾年下來,我清楚地把人文展賦的教育系統建構在腦科學的研究並結合三四十年的實務經驗上。現在可以很有信心地告訴大家:人文展賦0~26+的人類發展任務型教育,在性格調育及天賦開展這兩個主軸上所開發出來的課程與學校系統,雖是頭」,但經過多年歷練已經慢慢可以「站」起來了。實際上,目前人文國中小已經完全跳脫九年一貫課程要求學生達到年級平均水準表現的框架,改以發展任務如:「豐富生活經驗;啟迪多元智慧;調育健康性格;探索世界;建構自我;調和身心;育成公民」等等,來設計課程及安排學生學習生活。以下引用「天賦不是奇蹟:德國腦神經專家倡導六大潛能,發掘孩子的優勢與才華一書作者葛拉德.胥特、烏利.豪森YouTube上的一段談話,供大家感受人文國中小在浪頭上的支持點。

這本書36頁有一段話:真是奇特的制度;這制度讓人花較多時間在不擅長的科目上,但並不鼓勵大家投入更多時間、精力在原本已經不錯的科目上—似乎讓原本已表現不錯的科目更加精進並不那麼重要」接著又提到「學校教育制度的目標似乎只有一個:拿出一個像樣的總平均成績來。於是,那些原本認為活著應該努力登峰造極的人,也漸漸學到,其實做個平庸的人就夠了。

上述觀點和在我的前一篇文章中,曾清楚說明人文國中小不按照目前九年課綱之要求,進行「補救教學」的論述是一致的。然而,這種作法也是目前被糾正的項目之一。可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貴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